|
濮阳市2024年发展改革交出亮眼“成绩单”时间:2025-01-15 争取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台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成为继兰考之后省政府出台的第二个支持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文件; 推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继续荣获优秀等次,实现“四连优”; 集中谋划项目2317个、总投资7550亿元,新天化工苯乙酚、盛源能源顺酐等143个项目建成投产,赛能硅烷法多晶硅、信德负极前驱体等156个项目开工建设; 推动安濮菏纳入中原城市群铁路建设规划,保障十项重点民生实事顺利完成; …………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这一项项着眼长远的谋划、一个个落地开花的项目、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绘就了2024年我市加速推进发展改革工作的精彩画卷。 经济运行稳进向好 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智囊团”“项目部”“参谋部”,2024年,全市发改系统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坚持以制造业倍增行动为牵引,统筹做好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积极发挥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与我市抓经济、促发展“组合拳”的叠加效应,以确定性的工作应对不确定性的形势变化,全市经济运行呈现逆势上扬、回升向好、趋优向新的发展态势。 上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2024年2月,河南省政府出台《意见》。围绕《意见》贯彻落实,指导台前县从做强产业硬支撑、打造区位新优势和建设民生新高地三个方面入手,推动台前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4年,台前县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增长5.1%;1—11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2%,呈现出良好和强劲的发展态势。台前县《打造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示范区》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县域改革案例名单,系全省唯一。 重大战略规划科学合理。统筹“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全面评估8个方面22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系统梳理79类868个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情况,聚焦短板弱项强力推动;启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全面梳理16个重大事项、20个重大工程项目,积极争取纳入国家、省“十五五”规划。全面深化鲁豫毗邻地区合作,与聊城、菏泽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指导范县老城区探索鲁豫毗邻地区融合发展新模式。深入推进“十大战略”,牵头推进优势再造战略、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持续实施、取得实效。 经济运行调度精准高效。2024年,我市出台一季度“开门红”23条、攻坚二季度“双过半”33条、推进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39条等政策措施;完善经济运行分析调度联席会议机制,聚焦23项核算指标分行业、分领域深入分析、精准施策;建立全市入库纳统工作推进机制,全年新入库“四上”企业突破300家。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457.24亿元、增长4.9%,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1.5个、0.4个百分点。 发展后劲蓄积增强 投资是拉动GDP的“三驾马车”之一,项目建设是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2024年,我市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增强抓项目扩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聚焦项目谋划、建设、保障、管理实施全流程监管,持续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1—11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居全省第5位,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6.1%、制造业投资增长52.7%,均居全省第1位。 漂亮数据背后,是项目给力,快建设、快达产—— 濮阳中硼新材料有限公司硼系列产品项目正陆续建成投产,项目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池、熔盐储能、核电、生物医药等领域,业内誉为“工业味精”;河南联鑫化工有限公司烯烃单体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拥有国内最大的异戊烯生产装置,副产品正戊烯填补国内空白;10个月建成盛源石化年产30万吨苯精制项目,有效促进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实现芳烃类产品规模倍增……一批重大项目的推进实施,为我市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提供了有力支撑,对加快动能转换、培育新质生产力、保障改善民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漂亮数据背后,也是措施得力,蹄疾步稳—— 创新工作机制。用好季度观摩+考核点评、链长制+领导分包、台账管理+定期督导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创新线上观摩方式,组织开展4次重大项目观摩点评活动,“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成效持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坚持“五个一”调度机制,291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5.3%,新天化工苯乙酚等143个项目建成投产,赛能硅烷法多晶硅等156个项目开工建设。 积极争取资金。坚持常态化谋划和集中谋划相结合,集中谋划项目2317个、总投资7550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658个、总投资3680亿元、占比48.7%。紧盯中央预算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领域和投向,累计为226个项目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90.96亿元。 产业转型提质增效 走进位于濮阳工业园区的河南省君恒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恒生物”)一楼大厅,一排装着液体的玻璃瓶次第排开。“这些瓶子展示了废弃油脂蜕变为可持续航空燃料(以下简称‘SAF’)的过程,每个瓶子代表了一道关键工艺。”君恒生物执行董事张振辉自豪地介绍,小瓶子里装的全是“新质生产力”,因为SAF被评为2023全球十大创新科技成果之一。 据了解,君恒生物历时5年自主研发成功了SAF生产技术,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在原料适应性、产品收率等方面领先国内,整体工艺技术达到国际水平。2024年初,君恒生物成为全国第一家获得适航证的民营企业,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基地。2024年5月,君恒生物SAF荣获2024年我国首届可持续航空燃料金翼奖技术卓越奖。2024年10月8日,100万吨废弃油脂加工项目破土动工。张振辉说:“这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及废弃油脂加工项目,投产后,公司SAF产能将达到80万吨/年,进一步推动我国航空业绿色发展。” 从石油化工“一业独大”,到“三大”“三专”产业“多业并举”,再到“一高、四新、两能”产业弯道超车、换道领跑……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我市率先制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持续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6+20”产业链群,新型耐火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居全省第1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4.4%,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2.6个百分点。 开发区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和支撑。2024年,我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濮阳县、范县、经开区、工业园区4个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晋级一星级制造业开发区;南乐县生物质能产业园区等7个园区通过河南省化工园区认定;工业园区成功创建河南省转型升级试点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晋级全省唯一一个四星级服务业开发区,获省通报表扬。 基础支撑巩固增强 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保障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储能等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示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牢、后劲更足。 交通物流能级提升。京雄商高铁台前段进展顺利,黄河特大桥实现合龙;安濮菏纳入中原城市群铁路建设规划。G240范县杨集黄河公路大桥即将竣工;金堤河通航、京杭大运河(台前段)复航及台前港区形成初步方案,外联内通的“大交通”格局加速形成。范县电商智慧物流园、台前县城乡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建成投用;大地密码供应链管理公司被评为国家4A级物流企业。市发展改革委荣获“河南省物流行业先进集体”称号。 能源结构稳步优化。文23储气库二期建成注气,中原储气库群总库容达130.8亿立方米。新纺科技、天能二期、河南龙源新能源等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建成并网,新能源装机达285.9万千瓦,占比60.6%。豫能(台前)2×100万千瓦煤电机组即将开工;中核汇能濮阳县独立储能项目即将并网。 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我市以激发市场活力和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搭建濮阳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为196家企业兑现开门红资金1427.55万元。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累计开展用能权交易3笔,2024年与信德新材料公司交易能耗指标2.65万吨标准煤,交易金额52.9万元。出台《濮阳市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实施方案》,累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1.7亿元。 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加快信用信息归集,首创DCCS系统,通过“多表合一”一次填报、“一键转换”一次推送,有效破解数据归集难题,大幅提高信息归集时效。“让企业以‘守信有价’换真金白银”信用案例荣获全国优秀信用案例,濮阳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居全省第3位,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居第72位,较去年同期上升135个位次。 民营经济发展动能持续激发。建立濮阳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为9570家市场主体投放贷款40亿元。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年,我市把“人民至上”描绘在蓝图上、体现在承诺里、彰显在行动中,始终将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作为改革措施选择和调整的标准与标尺,推出了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办成了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 改造4座雨水泵站,新建改造124.5公里燃气管道、1.93公里供水管网、6.2公里高温水管网,建成3处濮阳绿色热源供应中心,新增供热能力1050万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市县城区学校和乡村寄宿制学校新建、改扩建的10个项目均已完成年度任务,项目投入使用后将新增学位1.35万个,基础教育进一步提质扩容; 7个县级特困集中供养中心达到三星级养老机构标准,23个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62个村级互助养老服务设施达到省定星级站点标准; ………… 一个个改造项目、一串串惠民数据、一项项保障举措,不断兜牢民生底线,提升民生温度。截至2024年12月20日,我市圆满完成十件19项民生实事建设任务。 与此同时,2024年,我市站稳人民立场,加速落实“两新”政策,分行业、分领域测算设备更新需求,为7个项目争取设备更新资金2.29亿元,争取以旧换新补贴资金4.05亿元;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改革面积339万亩,提前一年完成改革任务;扎实做好教育收费管理、涉案及涉纪物品价格认定工作,全力做好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维护市场价格稳定;成功应对7月24日293.7万千瓦、8月4日296.7万千瓦两次用电负荷新高,度夏、度冬期间电力热力稳定供应。 奋楫扬帆风正劲,勇立潮头逐浪高。“2025年,全市发改系统将充分发挥政策研究、规划计划、投资管理、经济体制改革、综合平衡五大职能,以宏观政策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主线,把工作重心聚焦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力提升经济整体素质上来,凝心聚力,创优争先,以新业绩新突破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段升显满怀信心地说。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高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