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濮阳市全力开启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新征程时间:2023-04-10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 连日来,行走在龙都大地,从一片片绿油油的田间地头到一座座排列整齐的温室大棚,从一个个美丽乡村到一处处食品加工车间,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和机械的轰鸣……“农”墨春耕与多彩春景,共同绘就了一幅绚丽的农业发展新“丰”景。 锚定“农业强市”新目标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新目标,明确了新时代新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去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今年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向全党全社会表明了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从今年开始,我国开始向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迈进。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当日,省委高规格召开农村工作会议,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王凯对今年“三农”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动员全省上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努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 大局所指,就是工作所向。 在3月6日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我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标对表农业强国、农业强省战略部署,紧密结合濮阳实际,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新目标,并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力争到2025年,“农业强市”建设取得明显突破;到2035年,基本建成“农业强市”,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农业强市”,农业高质高效,成为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农村宜居宜业,成为人们向往的美丽家园,农民富裕富足,成为令人羡慕的幸福职业,高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立足自身优势抢机遇 我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河南省重要的优质粮食生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红薯等。 ——建设“农业强市”,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我市是全省唯一没有受污染耕地的地市,粮食总产量连续16年稳定在50亿斤以上,单产居全省第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85万亩。畜牧产业加快发展,累计招引牧原、唐人神等大型龙头企业来濮投资建厂,培育了德信等一批本地养殖企业,肉制品远销北京、上海。特色产业发展布局已经形成,濮阳县优质小麦、清丰县食用菌、南乐县肉鸡及果蔬、范县优质稻米、台前县肉鸭及羽绒加工、经开区鲜切花等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重点培育粮食加工、畜牧养殖加工、副食品加工、食用菌加工四大特色产业集群,涌现出训达油脂、家家宜米业、宏业生物、凯利来休闲食品、国宏辣椒等一批龙头企业,5个县实现中心镇农产品加工园区全覆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有力,我市获评“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称号,并被推荐为全省首家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单位。 ——建设“农业强市”,我们有机遇、有潜力。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释放了新阶段持续重农强农的明确信号,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和粮食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濮阳作为传统农业市,将享受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更多政策红利。而且近年来,农村已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功能正在日益显现,我市涌现出了华龙区东北庄、清丰单拐、台前姜庄等一批特色乡村。加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从过去走南闯北的跨省转移、离土又离乡的异地打拼,到今天的“孔雀东南飞”与“凤还巢”并行,反映出农村的吸引力在持续增强。 “我们要顺应新趋势,抢抓新机遇,充分释放‘三农’领域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办法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发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动员令。 聚焦六大重点快推进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强省、农业强市的起步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重。我市将聚焦七大重点,进一步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力以赴加快濮阳“农业强市”建设。 聚焦稳产增产,抓好粮食安全“头等大事”。扛稳扛牢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省定“两个不减”目标,严守耕地红线,建好高标准农田,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动种业发展,持续提升农机装备水平,调动种粮积极性,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80万亩以上,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50亿斤以上。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我市将持续抓好绿色菜、特色果、精品肉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保障老百姓的多元需求。 聚焦高质高效,做好产业振兴“土特产”文章。做大特色产业,坚持“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带动全市特色农业成规模、提质量、塑品牌。做深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培育壮大四大产业集群,力争集群产值达到160亿元,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40家。做强农业品牌,依托龙头企业,升级“老字号”企业、培育“土字号”品牌、打造“农字号”小镇,擦亮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做优现代乡村服务业,今年重点完成濮阳县濮渠路、清丰县国道342乡村旅游带建设。 聚焦巩固拓展,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要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扎实实施义务教育、医疗保障、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兜底保障“五大工程”,开展监测帮扶、产业就业、金融帮扶、资金项目、问题清零、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七大行动”,保持政策总体稳定,确保群众持续增收,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 聚焦宜居宜业,绘好濮阳乡村“富春山居图”。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科学编制乡村规划,加快推进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规划应编尽编。统筹抓好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巩固农村供水“四化”成果,扎实推进“五水综改”,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乡村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厕所革命”,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强化基层治理,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让农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聚焦活力动力,用好“改革法宝”。持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以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打造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项目为重点,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提升行动,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加快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更多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探索农村改革更多的“濮阳经验”。 聚焦富农惠农,挑好农民增收“金扁担”。我市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发展产业增加经营性增收、稳定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盘活资源增加财产性收入、落实政策增加转移性增收,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蓝图已绘就,目标已明确。濮阳将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抓住加快建设“农业强市”这个“关键点”,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本报记者 樊欣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