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濮阳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例”时间:2021-08-19 编者按 为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省、市、县三级人大联动将开展营商环境“两条例”(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以促进“两条例”深入贯彻落实。今日起,本报开设《贯彻落实“两条例” 助推“万人助万企”活动》专栏,报道我市有关部门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安排部署,贯彻落实“两条例”推出惠企便民举措、工作成效、亮点等,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入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自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两条例”)实施以来,市民政局立足全市民政事业实际,紧密结合部门职责,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贯彻落实“两条例”方面动真格、出实招、求实效,精准施策,最大限度便民、利民、助企、惠企,为全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濮阳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民政力量。 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激发社会组织发展新活力 改革登记制度,培育社会组织。该局优化社会组织登记流程,简化登记备案手续,优先培育发展经济类社会组织,重点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等服务经济发展的社会组织,先后批准成立了市留学生联合会、市生物降解新材料行业协会等组织。改革社会组织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注销清算审计方式,由民政部门委托有关机构实施。 开展清理整顿,净化发展环境。该局先后印发《关于开展清理整治社会组织违规评选评奖工作的通知》《关于铲除非法社会组织滋生土壤净化社会组织生态空间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净化我市社会组织发展环境,督促指导社会组织切实强化遵法守法意识,确保社会组织发展正方向、激活正能量、发挥正效益。截至8月16日,该局已有效劝散摘牌非法社会组织6家,引导登记1家。 强化监督管理,激发发展活力。该局印发《濮阳市社会组织管理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组织活动、资金和负责人的监督管理。加强教育培训,引导社会组织秉承公平诚信的原则,制订行规行约和各类标准。推动社会组织建立诚信承诺制度,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该局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自查检查,建立乱收费投诉举报渠道和查处机制。印发《关于组织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引导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担、添活力。截至目前,8家行业协会商会主动对会员单位免除会费26.26万元,5家行业协会商会累计降低收费15万元。 实施社会救助改革,确保救助困难群众“不落一人” 完善救助制度体系。先后制定下发《濮阳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兜底保障20条措施》《濮阳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三十条意见》等5个文件,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应保尽保、应纳尽纳、应兜尽兜。 实施社会救助改革。联合市委组织部印发了《濮阳市实施“党建+社会救助”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全市所有村(社区)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农村“四议两公开”和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内容。实施居住地申办低保,明确在居住地申请,户籍所在地县级民政部门负责核对申请人户籍地财产状况和出具未享受低保证明材料。推行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在市城区率先开展试点,突破申请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的户口限制,建立统一的低保对象认定标准、办理程序和补助水平。 我市“党建+社会救助”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广。上半年,全市累计为城乡低保对象14.2万人发放资金1.7亿元;为农村特困人员17785人发放供养资金5800余万元;投入临时救助资金640余万元,全市临时救助5177人。 推行“两项补贴”改革,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米” 简化审核程序。将残疾人“两项补贴”审核权限下放,由乡(镇)政府受理、审核残疾人申请资料;将之前的两种申请表简化为一种,只需提交一份申请资料,经乡(镇)审核通过的即时上传系统;县级残联、民政通过线上审核、审定,实现了当月申请、当月享受。 加强比对分析。全面推广线上比对分析系统,在线比对残疾人持证、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工伤保险等信息,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转变,做到将符合政策的残疾人全部纳入补贴范围。与此同时,通过定期进行生存验证,对残疾人生存状态进行监测,做到动态管理、应退尽退。 我市残疾人“两项补贴”改革做法受到民政部、省民政厅高度评价,《中国福利》杂志刊文推广我市经验。上半年,全市共有困难残疾人40978人、重度残疾人52835人,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3381万元。 搭建乡镇社工服务平台,为社会工作赋能增效 率先在全省出台了《濮阳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精心打造社工站“1+4+N”运行模式,分批分期搭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平台,链接公益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留守妇女关爱保护、社区治理等社会服务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专业社工建设体系,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专业化服务。 按照“立足乡镇、深入村居、便民利民、专业服务”的总体要求,指导县(区)整合现有资源,利用乡(镇、街道)现有志愿服务站、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儿童之家等场地建设社工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社工机构组建专业社工服务团队承担社工站运行。上半年,我市共建成9所社工站,并已投入运营。 深化政务服务改革,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对接,利用市大数据信息平台,参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资格认证模式,将我市高龄津贴管理申请、认证工作纳入大数据平台,在“i濮阳”微信小程序开办“高龄津贴”专栏,线上进行高龄津贴的申报和资格认证。老人自己、家人或志愿者利用智能手机快速完成高龄津贴申领、人脸识别认证,为7万余名高龄老人提供了便利,有效解决了高龄老人申请高龄津贴跑路和认证不方便的难题,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对部门68项权力事项进行梳理,配置业务流程,完善各项指标,其中不见面审批事项68项,占比100%;行政审批事项24项,行政许可即办件16件,占比66.67%,行政许可类事项时限压缩比92.86%;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100%;统一受理事项覆盖率、网上受理率、涉及事项发生率均为100%。通过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办”、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一般业务事项“马上办”,全力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水平,力求服务“零距离”、受理“零推诿”、质量“零差错”、结果“零投诉”,努力营造良好办事环境,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程申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