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濮阳市成立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时间:2019-09-23 9月22日,河南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濮阳专场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
濮阳市委书记宋殿宇作主题发布,市长杨青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锦印,副市长张宏义出席新闻发布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云龙主持新闻发布会。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人民网、经济日报、香港大公报、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企业家日报、濮阳日报等数十家中央、省、市级媒体记者参会。
会上,濮阳市委书记宋殿宇、市长杨青玖分别介绍了关于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持续优化提升等方面的工作做法。
据介绍,近年来,濮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营商环境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河南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命门之穴”,对标国际国内标准,创新改革体制机制,打造特色营商环境品牌,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落实见效,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2019年4月举行的国际化营商环境郑州论坛上,濮阳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做法得到重点推介;在5月13日省政府第二次廉政工作暨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上,濮阳市做了典型发言。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专期介绍了濮阳市的做法。
创新体制机制,夯实营商环境建设基础。
濮阳市紧抓本轮党政机构改革契机,在河南全省率先组建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作为市委常设议事协调机构,市委书记担任主任,市长、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担任副主任,齐抓共管,牵头抓总谋全局、抓大事,全面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列为市委工作部门,加挂市委市政府督查局牌子,整合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督促检查职能,充分发挥督促检查优势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各项任务落实。纪检、组织、政法、宣传、发改等48个市直部门作为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成员单位,各司其责,协调联动,合力推进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各县区委均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重大专项任务实行项目化调度、大兵团作战,上下协同、市县联动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加强统筹谋划,落实营商环境建设顶层设计。
市委营商环境办牵头,制定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工作规则、工作细则等,协调各成员单位制定工作推进方案,谋划年度内组织实施的大事实事。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河南省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起草了《濮阳市2019年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要点》,谋划了“政策落实促进、核心指标优化、企业获得感提升”三大行动,在全省率先对县区和市直部门实施营商环境评价。充分发挥营商环境建设和督查工作融合推进的优势,建立全过程督查通报、台账式管理、企业投诉受理查办、督查与纪检组织巡察联动、第三方核验、评价考核及激励约束等长效机制,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建设规划和市委关于营商环境建设的要求落细落实。
推动政策落实,释放营商环境建设政策红利。
市委营商环境办对国家、省和市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集中梳理,5月底,印发了《2019年营商环境建设政策落实台账》,列出了可量化、易评估、时限明确的93项任务清单,明确由15名市级领导牵头,38个责任单位承办,市委营商环境办每月对账盘点、跟踪督导、核验销号、公开通报,推动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切实让政策的红利惠及企业和群众。截至8月15日,93项任务已完成23项,占总任务的24.7%。
聚焦创先晋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核心指标。
为提高营商环境评价的针对性,市委营商环境办主动对标世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核心指标,参照省对我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6月初,建立了涵盖24项一级指标、108项具体任务的《濮阳市营商环境核心指标优化行动方案》及工作台账,并将任务分解到28个责任单位,督促其对标先进抓提升,旨在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经各部门积极努力,截至8月15日,已完成53项具体任务,占总任务的49%。
坚持结果导向,全面提升企业获得感。
一是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新闻记者等层面选聘25人担任首届营商环境观察员,负责监督涉企政策落实、反映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等。同时,建立“互联网+督查+营商环境”平台,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融合对接,在全市政务服务大厅放置一批投诉渠道宣传海报,企业和群众办事遇到麻烦,只需扫描二维码或拨打投诉电话,就可向市委营商环境办投诉举报。通过扎实督办,目前,已帮助企业协调融资4亿元,解决具体问题60余个。二是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7月1日起,市委营商环境办深入全市110家重点规模以上企业走访,面对面倾听企业意见建议和发展难题,共收集企业意见建议195条。同时,发放了调查问卷,由企业对48个营商委成员单位服务企业情况进行评价。三是扎实开展“部门大调研”。在“企业大走访”的基础上,市委营商环境办班子成员带队到各部门开展督查调研,主要督查营商环境政策落实台账、核心指标优化台账、经济社会发展“风险点”排查等任务的落实,征求对主题教育活动和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建议,并对“企业大走访”收集的195条问题向职能部门进行交办,督促其限期解决企业诉求,推动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打造工作亮点,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模拟“事业编”,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2018年以来,采取“政府引才、企业使用、财政保障”的模式,探索出“模拟事业编”模式,即虚拟一个事业单位企业人才服务团,政府根据全市重点企业需求,依托虚拟的事业单位,引进企业所需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到规模以上企业开展服务工作。按照制度约定,企业服务期满5年后,所招收的人才可自愿留在企业或者选择到行政事业部门工作。该项办法实施以来,市人社部门经过考试、面试、政审等层层把关,共招收人才69人,其中硕士30人、本科39人,分布在28家重点工业企业服务锻炼。同时,按照《濮阳市企业人才服务团成员考核工作方案》规定,市财政部门为考核合格的招聘人才按时足额发放人才补贴(硕士12000元/年、本科9600元/年)。模拟事业编制,为用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引才模式,扩大了人才择业的自主权,实现了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推行“龙都分”,完善社会信用体系。2018年12月,濮阳市在全省率先推出自然人信用积分——“龙都分”,将每个市民工作生活中的信用状况以具体分值的形式体现,与市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优惠便利服务紧密相连,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一是建设数据平台。把自然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各类信用数据作为开展信用评价的基础,在全省率先建成信用门户网站、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完成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打造了安全可靠的信用服务架构。目前,信用平台涵盖全市73家部门、400余万自然人,归集各类信用数据2.2亿条,成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的“总枢纽”和公开公示的“总窗口”,为实施“容缺办理”和开辟“绿色通道”等提供信用数据支撑。二是形成信用分值。科学设置信用行为打分评价标准,创建信用等级评价模型,将信用平台上的海量信用数据分类归集到个人名下,形成个人信用档案,由信用评价模型对档案信息分析计算,自动生成个人信用积分——“龙都分”。三是推广信用应用。“龙都分”实行动态管理,划分为“诚信、较诚信、警示、不诚信”等4个级别8个等次。“龙都分”级别等次融入行政审批、交通出行、医疗服务、旅游消费、居民养老等领域,使“诚信”成为每个信用主体的“可变现资产”。
突出评价考核,强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导向。
为激发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性,参照省里做法,市委营商委决定委托第三方(北京工商大学)建立一套对标国家要求、符合濮阳实际的评价体系,指导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机构按照县区每半年一次、市直单位每季度一次的频率开展评价,并形成评价报告。目前,已全面启动对各县区、市直部门营商环境的第三方评价。拟于9月底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市公布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起草了《濮阳市2019年营商环境评价实施方案》,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营商环境评价结果运用,落实营商环境建设与绩效工资、评先奖优、干部考核、综合考评“四挂钩”。同时,充分发挥市综合考评办设在市委营商环境办的优势,将营商环境建设情况纳入全市综合考评体系,与三大攻坚战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
加强宣传解读,大力营造优化营商环境浓厚氛围。
搭建了濮阳“政企通”网络平台,覆盖企业家近200人,已发布国家、省、市各类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信息240条,并向企业家进行了解读。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一把手’公开承诺”活动,组织市委营商委34家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作风提高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内容,在《濮阳日报》头版、濮阳广播电视台《濮阳新闻》栏目上进行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市委营商环境办对承诺事项建立台账,跟踪督查落实。加强舆论引导,围绕打造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创新创业环境等,在《濮阳日报》连续刊发7篇评论员文章,建成了一批宣传阵地,在全市掀起了营商环境宣传热潮,营造了浓厚氛围。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濮阳营商环境建设有序推进、成效初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大力推进“一网通办”,所有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事项全面接入全国政务服务网,录入政务服务事项居全省前列;率先完成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四级四同”基数调整,网上可办率居全省第1位。
二是企业获得感明显提升。上半年共减免各项税费7.5亿元,企业负担大幅减轻;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市250家民营和小微企业获重点金融支持17.29亿元;政企沟通平台进一步通畅,企业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市场活力显著增强。截至6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21.4万户,同比增加2.37万户;全市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36.2亿元,目标进度居全省第1位;外贸进出口增速居全省第3位。创新创业环境日益优化,自然人信用“龙都分”、发行境外“美元债”、模拟“事业编”为企业引才等成为创新点。
四是核心指标持续优化。办理施工许可、跨境贸易、政府采购等指标大幅提升,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办理效率和知识产权执法保护走在全省前列。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发布的改革热度指数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濮阳改革热度指数今年第一、第二季度分别位居中部城市第1位、第2位。 |